86 Club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11447|回復: 2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The 86 Development Story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3-1-7 1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5-16 11:34 編輯

The 86 Development Story
http://www.ft86club.com/forums/showthread.php?t=5274

有 PDF 可以下載:http://www.mediafire.com/?q64il61cy4055m9

如果看得懂日文:トヨタ 86(ハチロク) 開発ストーリ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發表於 2013-1-7 18:43 | 只看該作者
看沒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頭像被屏蔽
板凳
發表於 2013-1-7 19:42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3-1-9 17:42 | 只看該作者
雖然是份廣告文宣,不過這份文件滿值得一讀的
小小翻譯了一下第一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於 2013-1-9 22:21 | 只看該作者
h880015 發表於 2013-1-9 17:42
雖然是份廣告文宣,不過這份文件滿值得一讀的
小小翻譯了一下第一章

好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2-7 12: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7-25 13:14 編輯

86開發故事
Build by passion, not by committee!
熱情製,非合議制


由Toyota跟Subaru這兩家汽車製造商攜手組成聯盟,結合雙方的技術與熱情,全力合作開發了86這部車子。正如同開發精神標語 “Build by passion, not by committee” 所描述,參與計劃的每個人展現熱情,只為了開發出理想的跑車,一台可以精確回應駕駛者的車輛。86的開發體制可說是前所未有的,以下將針對整個開發活動,從計劃的背景到車輛的概念,包括設計、引擎、底盤等,做一個完整的介紹。




Toyota FR跑車的家譜

為了讓人知道車子的樂趣跟駕馭車輛時純粹的喜悅,在整個Toyota製造車輛的歷史中做出了不少的跑車。其中前輪負責轉向、後輪負責驅動的FR型式更是被眾多深知駕車樂趣的駕駛認定為 “理想” 的配置方式。Toyota第一台輕量化跑車Toyota Sports 800、日本第一台正式的跑車Toyota 2000GT、以及即至今日還是不斷有新的粉絲、仍活躍在賽道上的AE86,86正是傳承這三台FR跑車的精神在現代新生的新一代。

1965 Toyota Sports 800

日本直到1960年代初期,因為汽車化的發展及車輛擁有者的增加,大家對跑車的關心程度才開始增加。1963年在鈐鹿賽道舉辦的第一回日本 Grand Prix是日本第一個正式的車賽。在這場比賽中,Toyota的Corona拿下了C5 class (1300cc – 1600cc) 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名。而在C2 class (400cc – 700cc) 中Toyota的Publica更是壓倒性的包下一到七名。另外C6 class (1600cc – 2000cc) 則是由Toyota的Crown拿下第一。以第一回日本Grand Prix為契機,大家對賽車運動的關心急速上昇,也產生了新的對跑車的需求與擁有跑車的渴望。有鑑於此,Toyota開始著手開發基於Publica的高性能跑車。以 “大家都買得起的跑車” 為開發的目標,最終的結果就是這台便宜、操控佳、暱稱「ヨタハチ」(YotaHachi) 的 Toyota Sports 800。

Toyota Sports 800 在1965年3月上市。雖然 Toyota Sports 800是以大眾買菜車Publica為基礎開發的,但是開發時並沒有陷入當時一般跑車常用的大馬力迷思,而是採取徹底降低風阻及輕量化的方式,儘管引擎只有二汽缸790cc,還是有非常優秀的性能表現。引擎輸出雖然只有不起眼的45PS,但是車重只有580kg,讓Toyota Sports 800最高時速可達到155 km/h以上,1/4 mile (402.33m) 加速18.4秒,性能表現比更高一級的跑車還好。使用低重心的水平對臥引擎配合FR配置,讓Toyota Sports 800擁有極佳的操控性;再加上極佳的引擎效率可降低車賽中pit in的次數,這一切讓Toyota Sports 800在比賽中表現亮眼。在這些比賽中,有一場有名的賽事直到今日還是為人稱道。在全日本Car Club Championship Race Meeting (CCC Race) 賽事裡Toyota Sports 800 (駕駛:浮谷東次朗) 對上宿敵Honda S600 (駕駛:生沢徹)。浮谷的Toyota Sports 800直到賽事中盤都還追在Honda的S600之後;在第五圈時浮谷跟生沢發生碰撞,浮谷不得不pit in。在這之後浮谷展開全力拼命追趕,終於在第24圈時追越Honda S600成為第一,並一直保持第一到比賽結束。

ヨタハチ在1969年結束生產。徹底的輕量化、良好的空力性能再加上引擎優秀的能源效率,這些現今跑車所追求的目標Toyota Sports 800很先進的在40幾年前就實現了。這種世界唯一使用水平對臥引擎+FR配置的輕量化跑車的做法,在四十年後的今天由86正式的傳承下來。



1967 Toyota 2000GT

自從1963年舉辦第一次日本Grand Prix以來,日本國內的賽車、Rally等活動越來越盛行。大家已經漸漸不再滿足於改裝升級普通的日常乘用車,希望有台真正高速、高性能跑車的呼聲越來越大。為了回應這樣的期待,同時也為了向世人展示Toyota技術的成果,Toyota開始投入開發真正高級的GT車輛:Toyota 2000GT。Toyota 2000GT的引擎3M型是Toyota第一個雙凸輪軸引擎,它是由Crown的SOHC六汽缸改裝而成。最大出力150PS,最高速220 km/h以上。為了確保車體的高剛性而使用X型的backbone frame,四輪獨立懸吊系統,日本第一台四輪碟煞並配有LSD;這些配備完全顛覆當時日本的造車常規,甚至是可以媲美其它國家一流跑車的規格

Toyota 2000GT在1965年第12回東京車展中首次亮現,引起廣大的注目。隔年1966年六月,Toyota 2000GT參加日本第一個長距離車賽:Suzuka 1000km 並取得第一及第二名的成績。十月時為了挑戰高速耐久行駛的世界紀錄,Toyota 2000GT在茨城縣筑波郡谷田部町 (現在的つくば市) 的自動車高速試驗場 (現在的日本自動車研究所) 進行 “Toyota 2000GT Speed Trail” 的測試。在受颱風影響大風大雨的惡劣氣候中,日夜不停的以200 km/h以上的速度連續行駛了一萬哩,花了72小時的時間。在這場測試當中的速度紀錄,打破了三項原先由Ford Comet保持的世界紀錄。Toyota 2000GT也一口氣刷新了同級車中13項原本由Porsche、Triumph、AC Cobra等公司保持的紀錄。在1967年的富士24小時耐久賽中,Toyota 2000GT更是獨占第一第二名。在條件嚴苛、綜合性能要求高的耐久賽中展現出壓倒性的強大實力。

1967年五月,因華麗戰績而引起話題的Toyota 2000GT終於正式上市。售價230萬日元,以當時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二萬五日元來說,對大部份人來說可算是夢幻車輛般的存在。Toyota 2000GT優美的造型,在當時即使是跟歐美的汽車設計相比,表現也是相當傑出。外型加上性能,即使是在日本以外也造成轟動。在1967年發售之前,Toyota 2000GT就已經在007的電影 “You Only Live Twice” 中以Bond的座駕出現。Toyota 2000GT優美的側窗造型及後葉子板線條現在也由86繼承下來。

Toyota 2000GT另一個特殊的地方是它是跟當時在摩托車賽事中相當活躍的Yamaha一起開發的。那時候Toyota以前所未有的做法,直接在Yamaha公司內設置了產品開發部的分部來進行共同開發的工作。由Toyota提供引擎、傳動系統、轉向系統等主要組件,Yamaha則是負責引擎的調校及元件的生產組裝。現在86的開發就像這樣,以共同開發來結合兩家公司的強項。86的開發可說是繼Toyota 2000GT之後又一次的夢幻組合。



1983 AE86 (Levin / Trueno)

Toyota於1983年時發表第五代的Corolla/Sprinter。從這一代起,四門sedan及五門hatchback車型變成前置前驅;只有二門coupe及三門hatchback 的Corolla Levin / Sprinter Trueno為了保留跑格才承襲前代的FR配置。也因此第五代Corolla Levin / Sprinter Trueno一上市就吸引喜愛跑車人士的注意。其中以搭載新開發輕量小型化引擎4A-GEU的GT/GTV/GT-APEX等級最受歡迎,這也就是現在暱稱 “ハチロク” (Hachi-Roku) 的AE86.

事實上原本AE86的開發目標的要達成筑波賽道最快、最高時速 200 km/h以及稱霸國內Rally賽。新開發的4A-GEU引擎屬於高轉速引擎,油門全開時加速到轉速上限7700轉只要0.95秒。方向盤採用新式的齒條與小齒輪式轉向機構,可以提供更快捷的轉向反應 (lock to lock三圈)。新引擎加上新的轉向機構,讓AE86的駕馭更有跑車的感覺。AE86使用的懸吊系統基本上跟前一代TE71一樣。前輪是麥花臣式,後輪是連桿式,這樣的懸吊系統在當時是很普通常見的。也因為這個普遍性,AE86一推出就有不少改裝元件可以使用;上市十天後馬上就有改裝車的出現。

在車賽中AE86也是非常的活躍。不但參加全日本Touring Car (Group A) 比賽,在Rally、Gymkhana等比賽中也沒有缺席。在1985年第一次參加Group A的開幕戰就拿到冠軍,打敗其它更大排氣量、加掛Turbo (Hartge BMW 635CSi、Skyline RS Turbo等) 的車輛。賽車手土屋圭市可以說是增加AE86 粉絲數量的最大功臣。在1984年的富士新人賽中,土屋開著他的ADVAN Trueno拿到六連勝而引起大家的注意。當時汽車雜誌就以 “ハチロク的最佳駕駛” 來形容介紹他。最近也常在電視節目中開著AE86展現他高超的甩尾技巧。之後在90年代後期,AE86因為是 “頭文字D” 主角的愛車再次引起大家的關注。因為AE86的大人氣,今天一台狀況良好的AE86還是可以賣到一筆可觀的價格。登場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還是有店家專做AE86的改裝,AE86單一車種的比賽也一直有在舉辨。AE86可以說是由使用者培育長大的車子;而這種使用者與車子間的關係正是86想達成的目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發表於 2013-2-7 12: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7-25 13:15 編輯



夢想的開始
將Toyota的跑車傳承到現代

過去Toyota生產過不少跑車,從1965年誕生的Toyota Sports 800開始,以優美設計及高性能聞名於世的Toyota 2000GT,時至今日仍然廣受歡迎的AE86;還有在WRC等Rally比賽中活躍的Celica,日本第一台量產中置引擎的MR2,在SuperGT中表現不凡的Supra。但是隨著日本汽車產業的成熟與多樣化,這些跑車的生產一台接一台的停止了。Toyota的跑車歷史也在2007年MR2停止生產後一時畫下休止符。

為了傳承Toyota原有的跑車文化,也為了向更多的人們傳達車子的樂趣,在這樣深切的願望之中開始了86的開發。2007年一月集合所有幹部召開的會議中決議,要以排除萬難讓量產跑車重新復活的方式,讓大家重新體認到車子的樂趣。86這個夢想的計劃由此開始實行。

著眼於汽車產業的未來而啟動的計劃

Toyota曾經製作出許多令人懷念的跑車。但是從90年代minivan熱潮,到2000年全球化激烈的竸爭影響之下,生產的車輛組合越來越偏向乘坐人數多,或是更經濟省油的車種。在這樣的風潮之下,跑車一台接一台的消失了。主導86開發的首席工程師多田回憶當時Toyota公司內的狀況:

多田「技術部門每年都會針對開發跑車提出企劃或是新的想法,但是每年一定會被打槍。理由就是投資的花費無法回收,開發跑車是徒勞無功的。」

2005年時Toyota跟Subaru展開業務合作,當時就在思考要提出什麼樣的共同開發計劃。製品企劃部的伊藤跟商品企劃部的高田、沖野等人強力的提出 “水平對臥引擎+FR配置” 這樣概念的86企劃案。

伊藤「跟Subaru的合作一直有在討論,到了2006年的時候開始檢討要做出一個象徵兩社合作的產品。其中也有談到要做一台入門跑車,或是做一台像Supra這樣正式跑車的後繼車輛。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既然是跟Subaru合作的話,還是要用水平對臥引擎加上FR配置才有代表性。除了熱愛跑車的人士外,希望一般的普通大眾也都能愛上跑車。要做出這樣有衝擊性的車子,我們相信還是非得要水平對臥引擎加上FR配置不可。跟當時技術部門頭頭的岡本副社長談起這件事,他的回答是:『很有趣,再檢討看看可行性』。最後得出一個基本的構想:由Toyota負責產品企劃與設計,而Subaru則負責開發與實行。這時候最重視的點就是要 “儘量降低車子的重心”。」

沖野「那時候跟上司高田先生討論的是,假如推出一台像AE86一樣使用直四引擎+FR配置的跑車,是不是能得到世人的回響。重要的是拿出來的必需要是世界一級的東西。讓人坐上車後會想:”啊,原來車子是這麼棒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再次讓已經對車子不感興趣的客人們重新再愛上車子。整個企劃就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在進行的。」

即使整個計劃大致的輪廓已經決定,也準備要開始正式進入開發階段,不過因為兩間公司對於製車的哲學不太一樣,兩邊的反應也有些細微的差異。這個差異點就在要如何解譯這個商品的概念。Subaru開發出許多活躍於世界各個車賽的高性能4WD跑車。一開始Subaru對於86的商品概念有著複雜的想法。Subaru這邊全權負責開發進行的増田 (Subaru商品企劃本部 副本部長 上級Project Manager) 回想起當時的狀況:

増田「Subaru除了重視水平對臥、低重心及高剛性車體外,同時也利用Turbo跟4WD來提高附加價值,做出可以登上世界舞台的車子。我們並沒想過製作單單只使用水平對臥引擎的車輛。對於製作2L、300PS以上車輛的我們來說,心中難免會有 ”真的要用二升自然進氣引擎來做跑車?” 的疑問。」

Subaru這邊負責package與車體開發的賚 (Subaru技術本部 車體設計部主幹兼主查) 對這個計劃也是覺得陷入兩難:

賚「這台車真能回收投入的成本嗎?這個計劃還有辦法再繼續延展出下一代的計劃嗎?我是這麼想的。如果我們想要對設計增加什麼改變是很困難的。我們為了日後可以改變為4WD而在提出的配置圖面中偷偷藏入預備的空間,Toyota的岡本副社長 (當時) 馬上就點出『這裡有沒用到的空間』。前人所留下來的水平對臥4WD的設計實在是太完美了,我們很難輕易的對它做什麼改變。但是為了讓企業繼續保有技術,就像伊勢神宮每二十年會重建一次一樣,我們如果不改變基本的架構的話是沒辦法培育人才的。」

改變這個狀況的是為了探究 “水平對臥+FR配置” 的可能性而製作的試作車。試作車是手工打造,把現有的sedan的軸距縮短,對於企劃的目標只達到 “低重心” 這一項。在Toyota跟Subaru內部舉行的各個試乘會中,大家都對這台車子的潛力之高感到驚嘆。在Subaru主導這項計劃的神林 (當時是Subaru技術本部 副本部長) 回想起當時因試作車的潛力而重新對水平對臥引擎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認識:

神林「實際把車子做出來後才發現,這是前所未有、完全不同次元的體驗。讓人覺得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開拓出一個全新的領域的感覺。這真是令人感到非常高興,雖然這個計劃可能因為不具事業性等種種原因而失敗,因為試作車現在總算看到一點成功的希望。」

另一方面負責計劃進行的高田等人,也努力想要整合兩間公司對這個計劃的想法。在高田手下工作,商品企劃部的沖野就手工剪貼整理了一份Toyota跟Subaru這兩間公司過去的歷史經歷的文件,並帶著這份文件參加會議

沖野「在1950年代,不管是Toyota或是Subaru,這兩家公司具有熱情的工程師都是以製作出符合大眾需求的私人轎車為目標。今天,做為這些工程師的後繼者,應該要努力作出可以讓喜歡跑車的愛車少年得以美夢成真的車輛。融合Toyota跟Subaru的跑車血統,得出來的結論就是 “水平對臥+FR配置”。我努力的想向Subaru傳達這項訊息。Subaru負責整個計劃進行的神林先生也非常認同我的這個想法。如果不是有他在,我想這個計劃應該是沒辦法進行的。」

就這樣,由兩家各自有自己的歷史與造車哲學的公司合作的計劃,就這樣正式進入開發階段。

該如何防止 “年輕人不再想要車子” 這樣的情況繼續惡化,關乎整個汽車產業的未來的議題已經一再的被提出來討論。多田過去也曾經負責過 “初代bB” 這種全新概念以年輕人為對象的計劃。

推出像bB這樣的車子,雖然有一陣子會引起熱潮造成轟動,但是過不了多久就又回到原樣。即使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改變經銷商,最後還是沒能改變現狀。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當時是Toyota副社長的豊田章男這麼說 “對喜歡車子的人來說,跑車才是王道。我們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有所偏差呢?” 因此在2007年初,集合了Toyota的幹部召開了首腦會議。在這個會議中決定了不應該只考慮會不會賺錢,而是要著眼於汽車產業的未來開發一台跑車。

開發跑車的方針決定後,在2007年三月時選出了跑車開發計劃的總負責人:多田。多田當時擔任第二代Wish的首席工程師,在沒有任何預告之下突然就變成要負責開發跑車。

多田「午休時突然被叫到總經理室,然後就被告知 “你不用再管minivan的事了,開始想要怎麼做台跑車”。雖然完全搞不清楚狀況,但是心理還是有一絲竊喜。我就跟另一個人合組成一個兩人小組,在沒有可供參考的基礎車輛的情況下,就這樣從一張白紙的狀態開始Toyota新時代跑車的開發。」

專案代號 “86” 所隱含的意義

那麼,要做出怎麼樣的跑車呢?各式各樣的意見都被提出來討論,其中多田所想的是 “要做出像過去AE86一樣,由大家一起來培育的跑車”。

多田「我們聽取了許多人的不同意見。有的人說當然是要用hybrid;也有人說不如做台Supra的後繼跑車;還有人說最好做台更便宜只要150萬日元的跑車。綜合這些意見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每個人想要的跑車都不一樣。沒有辦法做出一台符合所有市場需求的跑車。要滿足所有要求只能一台花上好幾億元,為每個人量身訂作打造出他想要的專屬跑車。既然如此,不如就做出一台像AE86這樣的車子,讓所有的人可以因應自己的需求把車子改造成他想要的樣子。我相信除此之外沒有其它辨法。回顧Toyota各式跑車的歷史,到現在也只AE86的車主還樂在其中。與其說AE86吸引人的地方是因為它有超越當時其它車輛的性能,不如說是使用者可以自由依照自己所想要的來改造所帶來的樂趣。我想做出這樣的車子。上市後10年、20年,使用者還是可以樂在其中;能做出這樣的車子的話就真是太好了。這一點我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在等Toyota內部專案代號來到 “86” 的原因。」

如果說AE86這種 “由大家一起培育的跑車” 的做法比擬為軟體方面的啟發,那Toyota Sports 800這台Toyota第一台輕量化跑車就是多田硬體方面的發想的來源。

多田「Toyota唯一一台水平對臥引擎FR跑車,不但輕量、小型且油耗表現佳。以當時的水準來看可說是超時代演出,卻是非常切合現今需求的車子。當我被交付開發跑車的任務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先研究這台 “ヨタハチ”。看過保存在關東汽車工業裡的藍圖之後,我才真正了解到:原來水平對臥引擎是這麼棒啊。就在我研究水平對臥引擎的同時,從企劃那邊也得到Subaru將會一起參與這個開發計劃的消息。我想這是個實現理想的好機會。」

多田從Toyota Sports 800上看到水平對臥+FR配置的優點。除了可以實現低重心之外,同時也可以達成低車高的設計。這樣的理想組合不但直覺而且正是多田想要的跑車設計。就這樣86的開發就以跟Subaru一起合作的計劃開始展開。

多田「因為整個開發進行的企劃比較激進,常常會發生跟其它部門意見不合、相持不下的情況。高田先生在這背後經常為此需要向人低頭。抱著『不管如何一定要讓Toyota的夢想得以再次實現』的想法,積極的向各方人員提供協助,以利整個計劃的進行。如果沒有他,86是絕不可能可以問世的。」



讓整個計劃得以進行的試作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發表於 2013-2-7 12: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7-25 13:18 編輯



設計出自己想開的跑車

86開發的關鍵字是 “Built by passion, not by committee!” (以熱情來製作車輛,而非合議妥協)。受這個精神的影響,車輛設計定案的流程因此而改變,演變出一種獨特的開發方式。設計者本著 “設計出自己想開的跑車” 的心情在設計開發86。86的誕生可說是這些設計者跟許多從心底愛著跑車的社員的成果,也是大家夢想的結晶。

改變決策機制而誕生的設計

參與86設計開發的設計師們,需要跨出自己的領域參與整個車輛的設計,有時候甚至會主導整個開發的進行。Toyota設計部的古川負責指揮外形設計,他從計劃一開始配置檢討階段就開始參與,讓理想的跑車得以成形。

古川「我們Toyota設計部是負責設計要賣的商品而不是未來的產品,我們從配置階段就加入整個設計開發。比如說一開始的配置是打算把散熱器以直立式放置。不過設計的目標是希望儘量降低車高;為了能盡可能的降低車高,我們提出把散熱器斜放的要求。就像這樣,我們一開始就以跟以往不同的方式參與設計開發。」

如果不是這樣在配置階段就守住堅持的話,整個86的外形設計應該會變得完全不一樣。以低重心、低車高為設計目標,在古川的指揮之下負責外形設計的城戸是這麼說的:

城戸「我想做出讓真正喜歡車子的人一看就心動的車子。設計的重點就是要做到低重心。想要讓車子從基礎骨架開始就有亮眼的外形。這話怎麼說呢,如果把車身降低,相對的輪子的位置就被提高了,這樣自然就決定了葉子板的設計。我想做到的設計就是這樣可以自然展現出原本真正的美感,而不是只是個虛假的造型。另一個重點是要表現車子原本就該有的性感與豔麗。舉例來說,希望車主會在洗車的時候有 “啊,原來這邊是這個樣子啊!” 的感覺。希望車子的造型可以讓車主在購車之後仍然不時會有新的發現,是一個可以長久喜愛的造型。」

關於如何展現車子的性感與豔麗,設計團隊從Toyota 2000GT得到不少啟發。在製作86黏土模型的現場旁邊就擺了一台Toyota 2000GT的實車,讓設計師可以一邊感受Toyota 2000GT的存在感,一邊把這些感受融合進86的造型。從優美的側窗的線條開始,希望做出能夠讓所有人喜愛的跑車設計。

城戸「像側窗下緣的線條在最後的地方向上拉,以及後葉子板的主要線條收向尾端,86的這些部份都帶有Toyota 2000GT的神韻,都是從Toyota 2000GT身上學來的。」

86的獨特造型能夠得以實現,負責指揮車體開發的野田功不可沒。車體設計者對於 “設計” 所懷有的理解跟熱情,野田是這麼說的:

野田「車輛開發中,車體設計占了很大一部分。除了要實現這種獨特的配置外,還需要讓Toyota跟Subaru這兩家企業文化完全不同的公司,以Toyota設計+Subaru實現這種特別的方式合作。相信這對Subaru來說也是個完全未知的世界。」

Subaru的賚回想起當初要實現這個外形設計的辛苦:

賚「一開始的時候,即使雙方用的是同樣的字詞,但是同樣的字詞對兩邊而言卻有不同的意義,大家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也有那種雖然雙方彼此沒有惡意,但是就是無法配合起來的時期。我自己也曾經擔任過設計工程師,我相信把設計師想做到的全部做出來才叫做真正的實現。而且這一次參與實現、生產技術等的負責人都是充滿衝勁。沒有人會說出 “這個辦不到” 這樣的話來。就因為這些人的努力,我們才能實現這個外形設計。」

多田「車子操控性的基礎在於車體的剛性。賚先生厲害的地方在於不但可以把車體設計的美麗外形實現出來,同時又可以維持整個車體的高剛性。當正式的設計藍圖完成之後,我對賚先生說:『賚先生,好像還是有些不足的地方…』,他的回答是:『我整個再重新畫一次!』當時我覺得我是不是來到了平行的異世界了。」

野田「雖然兩家公司的歷史跟文化背景不同,但是 “想要做出最棒的跑車” 的想法卻是一致的。86的設計是兩家公司熱情的結晶。」

另一方面,86的設計開發定案的流程因為多田的努力,使用的並不是一般常用的手法。這個全新的做法就是讓真正有開過跑車的人所組成的 “跑車評鑑小組” 來對86的設計做評鑑,做為改進設計的依據。

古川「Toyota對於設計的提案,是需要通過公司內管理階層、業務及工廠等單位的評鑑才會被認可。一般來說要通過各單位的評鑑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以跑車的設計來說,說到底其實也是個人喜好問題。每個人的於跑車的看法都不一樣,沒辦法做出一台符合大家想法的跑車。因此這一次特別跟豊田社長商量,希望能以總工程師及少數的設計師組成的團隊為中心,讓這個團隊負責討論、決定整個86的設計。另一方面,我們也請人資部門幫忙找了二百位有駕駛跑車經驗的社員,把我們正在進行中的設計模型給他們看,請他們自由的表達意見。」

負責指揮內裝設計的遠山的這次這種特別的做法的效果是這麼看的:

遠山「這台車的設計製作並不是走多數決的制度。我們試著只根據首席工程師多田先生跟社長等人深入思考後所下的判斷來設計製作車輛。而這個結果,就是可以做出跟我們所想要的一模一樣的東西。」

為了駕馭樂趣而徹底使用機能元件

為了86開發而向跑車評鑑小組提出的問題包括了像 “您會想買這台車子嗎” 這樣非常具體的問題。而小組的成員也是以這就是自己下一台要買的車子一樣的心態在仔細品鑑評量。結果也真的因此而發現許多原先沒注意到的盲點。

古川「因為真的是喜歡跑車的人,所以看車子也看得非常的仔細。比如說就有人指出後霧燈跟倒車燈的紅色跟白色的位置跟真正的賽車的位置正好相反。也只有真的有在賽車的人才會連這麼細微的地方都注意到。」

多田「評鑑小組所提出的意見裡面最有意思的應該是 “請不要跟其它產品共用元件”。雖然會因此而增加成本,還是請使用專用的元件。也因此這台車的開發以100%使用專用元件為目標而努力。比如說車內的後視鏡就是世界第一個使用跑車特別技術的專用元件。當設計師們說『連這種元件也要專門設計的話整台車的造價會很可觀喔』,我跟他們說『先不管這個,還是腦力激盪想辦法先把東西做出來再來考慮』。」

這種對機能元件的堅持也顯現在內裝設計的開發上。

遠山「一般車子內裝的開發設計流程是從整個儀表板的圖面開始,接下來再加上方向盤、決定儀表等。不過這一次我們開發的車子是台跑車。對跑車而言,最重要、最基本的東西應該就是方向盤、儀表、座椅這些會直接影響車輛運轉操作的機能元件。我們的設計就由這裡開始出發。並不是只把整個內裝當成一件事來做,而是把每個元件都當成車子一樣的來設計開發。」

在遠山的指揮之下進行內裝設計開發的林就是抱持對機能元件的堅持在進行設計的其中一人。

林「會把Push Start的按鈕放在車子正中央的中控台上,就是考量到希望駕駛從按下啟動鈕、放下手煞車,到操作排檔桿這一系列的動作都可以只用左手來完成。儀表板的設計也是極力的簡化,可以的話希望可以全部都拿掉走Stoic風。希望駕駛所看出去的視界裡面完全沒有不需要的東西,簡化再簡化就是我們對儀表板的堅持。」

為了降低反射,儀表板的上面用的是低光澤材質並做成凹凸粗糙面,也完全沒有任何裝飾用的線條。另一方面為了讓駕駛可以掌握車輛的中心位置,儀表板上面的中央特別加上一個小標示。這個想法是從真正的車賽中回饋得到的。在決定駕駛的坐姿、方向盤的形狀、手煞車的位置等等的設計時,多次找來公司內的試車手,讓他們實際感受,並根據他們的感受反覆的修正車子的設計佈局,要做到所有的配置操作起來都是最自然直覺的。

由許多從心底愛著跑車的社員,以及與首席工程師、設計部門密切合作溝通的設計師們一起合作努力,在這種前所未有的組織方式之中讓86這台 “自己也想開的跑車” 的設計開發得以實現完成。



跑車評鑑小組進行評鑑的景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發表於 2013-2-7 12: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7-25 13:20 編輯



Toyota與Subaru技術的融合
次世代D-4S+水平對臥引擎

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跟Toyota的次世代直噴技術 D-4S的融合。86可以做到低重心、高性能以及良好的環保特性,都要歸功於它的動力單元;86的動力單元是兩間公司的工程師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絕不妥協的態度合作完成的。雙方對於所擁有的專業知識都毫無保留的投入,才得以完成這個可以提供絕佳駕駛樂趣的動力系統。

從「一升100PS的堅持」開始的D-4S與水平對臥引擎的融合

86的共同開發開始時,Subaru新一代2L級水平對臥引擎的開發正在穩定進行中。兩家公司的技術團隊也都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顆新引擎就會直接拿來用在86身上。可是大家都沒想到首席工程師多田的堅持竟然變成一個挑戰。多田所堅持的是低重心、自然進氣、高轉速並且可以做到一升100PS的跑車引擎。Subaru負責指揮引擎開發的桑野 (Subaru技術本部 動力單元研究實驗第一部 引擎主查團隊 主查) 聽到多田提出的目標後也是大吃一驚,他是這麼說的:

桑野「一開始的時候只聽說要開發一台入門等級的跑車,我想就搭載當時開發完成的FB引擎,再把重心降低一點應該就可以了。沒想到目標竟然是一升100PS,大家開始討論引擎要怎麼達到這麼高的出力,其中也有 “不如直接提高排氣量” 這種說法。」

在此同時多田找上在引擎計劃推進部,曾負責指揮LFA引擎開發的岡本,向他請益。這個時候距離86量產只剩約三年的時間,以一般引擎開發的時程來說是幾乎不可能的時機點。

岡本「多田來找我討論『該怎麼做才有辦法達到200PS』,同時還要考慮燃油效率。如果要靠進氣岐管噴射來達到200PS的話,轉速就必需撐到7600轉以上。當時Subaru正在開發的下一代水平對臥引擎的缸徑大約是84,這樣的設計即使做到7600轉以上,為了要達到一升100PS所需的汽門徑也會變得太大而不容易實現。另一方面為了達到燃油效率,引擎的回轉數又必需壓在某種程度以下。如果說真的有什麼可以達成這個目標的技術,大概也就是我們的D-4S系統了。我也建議使用D-4S的同時,引擎的缸徑也要加大一些。」

就因為這個建議,引發了一場牽扯到許多相關人員的大爭辯。可以就這樣把可說是Toyota引擎控制的核心技術公開給其它公司嗎?只為了一台車就要從基本開始重新設計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是合理的嗎?在這喧喧擾擾的爭辯的最後,是由引擎部門的頭頭直接下了指示:將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融合Toyota的D-4S技術,並且從引擎的缸徑.行程開始重新設計。這還包括將所有D-4S的技術,包括還在開發中的技術,全部情報通通公開給Subaru,這樣的決定可以說是特例中的特例。

因為這個指示,Toyota引擎控制系統部門突然就變成這個計劃的一員。當時正在進行下一代D-4S開發的大谷描述當時的狀況:

大谷「這樣的決定需要雙方各自拿出珍藏的秘寶,感覺就像抱著破釜沈舟的心情要把車子做出來一樣。雖然合作的方針決定了,但是時間卻也所剩無幾。再加上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不夠。當初Subaru也表達過 “D-4S真的有這樣的潛力” 的意見。該說是受到這個刺激嗎,既然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東西,就計算的結果來看,我們有達到200PS出力的自信。」

決定使用在86上的技術,並不是當時已經用在量產車上的D-4S,而是大谷他們還正在開發中的下一代D-4S。必需結合兩間公司共同開發,使用的又是連Toyota自己都還沒量產化的技術,這樣的作法可以想見一定是困難重重。有時候是Subaru的開發團隊來Toyota這邊,有時候是Toyota的開發團隊常駐在Subaru那邊;還真的是打破兩間公司之間隔籬的共同開發。

從Subaru這邊看來像是摸黑前進般的狀態下完成了整合新一代D-4S的試作引擎,而且一次就達到了目標200PS的出力。引擎控制系統開發部的部長岸對於Subaru這邊的技術能力與努力有以下的感想:

岸「考慮到D-4S的元件跟燃燒室整體設計的難度,其它公司想要自己把它做出來應該是非常困難。因此我們從基本開始很仔細完整做技術的傳授。儘管如此,對於要把這個技術應用在不同配置的引擎上,還是感到不安,有時也會說出『這個技術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真的要做出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即使是Subaru也法辦法一次就做好吧。』這樣的話來。後來才從Subaru那邊得知,Subaru的人聽到我們這麼說後反而更加奮發努力。結果第一次試作就漂亮的突破200PS。完成後大家才比較安心,也加深對彼此的信賴。『哈、果然做得到』的氣氛慢慢瀰漫開來。」

桑野「不管用什麼手段,我們的目標是做出一個高轉速引擎。所以我們在背後也在進行該怎麼突破7000轉的研究。當岸先生問說:『真的可以達到200PS嗎?』,更堅定了我們要努力把這個規格實現出來的意志。」

負責這顆D-4S+水平對臥引擎的最後細部調整以便量產的人是引擎控制系統開發部的渡辺。他也是深受Subaru高度技術能力感動的其中一人。


渡辺「之前對Subaru水平對臥引擎的印象是低轉速時會隆隆作響,好像沒辦法很平順的拉到高轉速。但是這次坐上搭載新引擎的試作車,發現轉速可以很平順的拉到七千轉。一下就改變原先對水平對臥引擎的印象。這一次靠著進排氣等長化等設計,讓整個引擎發出的聲音更加悅耳。讓我覺得可以一起努力打拼真是太好了。」


負責調整有畫龍點睛之效的 “聲音” 的人是製品企劃本部的中村,他回想起當初開發的辛苦:

中村「事實上要把這顆引擎發出來的美好聲音傳到駕駛的耳中不是件容易的事。各國對於車輛的噪音管制日趨嚴格,因此不得不把引擎的的聲音降低,也沒辦法容忍太高的排氣音量。基於這些考量所做出來的試作車,以跑車的標準來說,傳到駕駛耳朵的聲音不夠大聲,感覺不夠過癮。實際上社長在坐過試乘車後點出了缺點:『沒辦法跟車子對話』;造成這個缺點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車子聲音的不足。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整個設計做出了開發到這個階段不可能做的大更動。具體來說就是直接把引擎的聲音引進車室內。這是Toyota第一次採用這樣的系統。」

從一升100PS的堅持開始,藉由許多工程師的智慧與努力不懈,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技術跟Toyota的直噴技術的融合才得以實現。D-4S+水平對臥引擎是打破公司藩籬的「86團隊」開發的成果之一。一開始就負責商品企劃的沖野認為這顆引擎的開發是整個計劃的最大難關:

沖野「以當時討論的時機點來看,開發一顆全新引擎的提案是很沈重的。討論的結果所決定的方向有可能會讓整個計劃因此失敗。還好最後的結果是做出這顆使用D-4S技術,具有86x86缸徑、行程,理想的跑車用引擎。這顆引擎可說是這個計劃的中心,是這兩家公司技術人員的毅力跟熱情的結晶。」



兩家公司間技術交流會的影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發表於 2013-2-7 12: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880015 於 2014-7-25 13:22 編輯



讓駕駛與車子對話的變速箱

與跑車用引擎同時進行開發,一樣有著不妥協的堅持的,是希望能做到讓駕駛與車子密切對話的變速箱。在距離量產只剩兩年的時機點還勇敢的大改設計,只為了追求理想的換檔感受的六速手排變速箱;擁有世界最快的變速控制與仔細校調過的換檔感受的六速自排變速箱。這兩具專注於能帶給駕駛什麼樣的感受的變速箱,為了使用在86上精鍊得更加完美。

專注於感性領域的兩具變速箱

對於變速箱這個直接連結駕駛與車子的部份,它的開發也是有著絕不妥協的堅持。因為本來Subaru就沒有FR用直式變速箱,一開始開發的想法是直接以Altezza上使用的六速手排變速箱為基礎,縮短換檔行程後給86使用。當時負責整理開發需求的是石川,雖說只是縮短行程,但石川直覺的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石川「想要縮短換檔行程必需要做出不少改良才有辦法達到。而且縮短行程之後又不能因此而讓排檔變得太重,為此我特別跟多田先生確認過『會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根據石川開出來的開發需求,Subaru跟Aisin AI兩間公司開始著手開發86的手排變速箱。但是開發的進行卻是困難重重。儘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良、測試,還是沒有辦法做出理想感觸的變速箱。當時在Subaru負責指揮整個變速箱設計的関谷 (Subaru技術本部 變速箱設計部 主查) 回想當初的辛苦:

関谷「怎麼說也是已經量產販售的技術,原本想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才是。但是實際做下去後才發現排檔的重手跟手感都不是很好。雖然說用較小的槓桿比可以縮短行程,但是相對的就會造成重手的問題。不知道被說了多少次”這樣是不行的”。而隨著整台車子性能的上升,對於變速箱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就這樣離量產只剩兩年時間,但是還是沒辦法做出有理想手感的六速手排變速箱。這時石川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整個變速箱從同步齒輪等元件開始重新設計。

石川「多田先生與我們部長、室長都這麼說:與其推出一台不三不四的半成品,不如延後量產時間好好的做。可以讓人感到他們對於開發86的熱情,我也非常的有同感,所以即使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還是決定整個大改。”因為沒有時間了,現在也只好跟現實妥協” 這種說法是很令人扼腕的。當時我心裡唯一的想法就是:『不能做出連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東西』。」

為了實現理想的六速手排變速箱,Toyota、Subaru跟Aisin AI一起組成無前例的研發小組,共同開發。石川也找來專精研究換檔感受的貝野一起加入計劃。

石川「因為這台車對於換檔的感受絕不妥協,因此需要更多在工廠工作,專業不取巧的人的加入。在取得上司的瞭解後,找了專家貝野先生一起加入開發。三間公司就這樣展開合作開發,而且一個星期至少有一次會議是在工廠裡面召開。」

貝野「在公司內應該算是很特殊的經歷,應該沒有人像我一樣從一進公司就一直負責換檔感受的工作。我可以把換檔操作的感受轉換成波形,然後根據波形找出哪裡的哪個元件需要重新修改設計。而我一直希望能夠加入以手排為主角的跑車的開發。因此當我被點名加入86開發時我想『太好了,終於輪到我了!』。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們集合在Aisin AI位於西尾的工廠一再檢討改進整個設計。雖然非常的辛苦,但是因為這些工作夥伴,最後才得以成功完成整個開發設計。」


前後一再試行做了五次的試作品,甚至在最後關頭還大膽的進行整個設計大變更,終於做出理想的跑車用六速手排變速箱。換檔輕快,而且可以明確感覺到齒輪囓合瞬間的手感,可以說是專為86而生的變速箱。


石川「最終成品跟一開始的設計規格有多少改變?我想如果拿一個一個元件的圖面來比較的話大概有80%以上的變更吧。結果還真是幾乎全部都變了。」


貝野「會選手排車的人對於換檔的感覺會有不小的期待與堅持,理所當然的這個部份需要好好的徹底打造。也聽到上層說:『對手排車來說這是命脈,現在這樣的狀態可是完全不行的』來激勵我們。公司內的期望也很高,對客人來說也是期待已久的跑車,再怎麼樣也要回應這些期待。」

另一方面,六速跑車用自排變速箱也在以融合Toyota的技術與Subaru的感性為目標的情況下進行著。參與用在Lexus IS F、LS 460 version SZ等車上的SPDS變速箱開發的友松回想當時的狀況:

友松「我們的自排變速箱技術,自己這麼說實在不好意思,是滿了不起的技術。換檔訊號出現的瞬間就完成控制的運算並操作硬體完成換檔,整個換檔動作是細緻精密,而且換檔的時間只要世界最快的0.2秒。Subaru並沒有這樣的技術。如果能結合Subaru的感性跟我們的技術,結合兩邊的長處,應該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車子。我們把變速箱的專業知識、技術、基本控制等等都交給Subaru,讓Subaru做最後的調整校調。」

事實上Subaru這邊應該也很歡迎這樣的提案才是。Subaru負責變速箱控制的藤井 (Subaru技術本部 動力單元研究實驗第三部 動力單元研究實驗第三課 Team Leader) 是這麼說的:

藤井「Subaru本來並沒有FR用直式自排變速箱,我們也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拓展我們的涵蓋範圍。這一次是由Toyota提供硬體的部份,由我們來實作上面特別強化駕馭感的控制方式。舉例來說,為了營造出換檔的感覺,換檔時有點頓挫感也沒關係。對於我們最後作出來的成果,Toyota的人也為之驚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86 Club

GMT+8, 2024-4-26 04:17 , Processed in 0.029608 second(s), 7 queries , X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